牵牛子治不同水肿偏方

5次阅读

中医认为,牵牛子性味苦寒而有毒,有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之功能,是秋季采收、价廉易得以及临床和民间习用的泻下类中药,治病范围较广。

水肿:取本品 3~9 克(生、炒各半),共研细未,每以温开水送服 1~2 克,日 1 次或隔日服。

或取本品 40 克,炒小茴香 10 克,制香附 20 克,共研细末,每晚睡前生姜汤调匀服 3~6 克。

急重症水肿:可选本品 250 克,沉香 60 克,琥珀 30 克,甘遂 260 克,共碎末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温开水送服 10~50 丸,隔日或隔二、三日一次。

肝硬化腹水:选本品研细末,生姜、葱白捣烂绞汁,红糖各 4 两,拌匀后清蒸片刻,搓丸如核桃大晾干,每服 1 丸,日 2 次。

急性肾炎、缩窄性心包炎水肿:可用黑、白丑各 60 克,研末,生姜 500 克捣烂绞汁,大枣 60 克煮软去核,与红糖 120 克混匀,文火蒸 1 小时制成膏状,每次一汤匙,日 3 次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