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使用偏方

20次阅读

鹿衔草性温,味甘苦,入肝、肾二经,现代研究分析,其全草含熊果酚苷、鞣质、挥发油、蔗糖酶、苦杏仁酶等成分,具有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月经过多、久咳咯血、慢性肠炎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鹿衔草还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杀菌、避孕的作用。常用验方如下: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取鹿衔草白术各 12 克,泽泻 9 克,水煎服。


痢疾:鹿衔草 15 克,水煎服:治肺结核咯血:鹿衔草、白及各 12 克,水煎服。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鹿衔草、炒白术、黄芪各 20 克,党参 25 克,赤芍、黄连各 10 克,乌梅 15 克,木香、大黄炭、白豆蔻、田三七各 5 克,水煎分 2 次服用。


过敏性紫癜肾炎:鹿衔草、白茅根各 20 克,生地 10 克,黄柏、丹参、牡丹皮各 5 克,大黄、生甘草各 3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3 次服,30 日为一疗程。


原发性痛经:鹿衔草 30 克,丹参、小茴香、乌药、炮姜、元胡、川楝子、没药各 10 克,炒艾叶 6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肾虚腰痛者,加巴戟 20 克,补骨脂 10 克;血虚经量少色淡者,加当归 10 克,黄芪 30 克;有热象者,加牡丹皮 10 克。


虚劳:猪蹄一对,鹿衔草 30 克,炖食。


妇女崩漏:猪肉 500 克,鹿衔草 160 克,炖熟加少许精盐调味,分两天吃完。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