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医综合考研:方剂分类总结(24)

35次阅读

2022: 方剂分类总结 (24)

导语: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也是参加
2022 中医综合必考的课程,方剂学的知识点繁多而复杂,虽然也有背诵的诀窍,但也不是很好记忆,不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记忆,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即使知识点很多,记起来也稍微好一些,小编觉得方剂分类总结,这样记忆还是比较方便快捷的,具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成一定的剂型,用于临床治疗。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方剂学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先秦《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推崇为方书之祖,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晋人刘娟子《刘娟子鬼遗方》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外台秘药》是继孙氏二书之后,唐代有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开方论之先河。明《普济方》是我国古代规模的方剂大全,明吴昆《医方考》是第一部方论专著。近代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历代方剂 96592 首。

2、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治法是方剂的理论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运用。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3、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十剂:燥湿滑涩重,宣泄轻补通; 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4、配伍的目的:

①增强药力;

②产生协同作用;

③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④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⑤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

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

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

①药味加减的变化,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

②药量增减的变化,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

以上就是 2022 中医综合考研: 方剂分类总结的内容,希望考生多多钻研找出更加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小编预祝大家顺利,金榜题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