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验案

5次阅读

曾某,女,51 岁。自述末次月经 6 月中旬,量少,阵发身热,继而出汗,饮食饮水时明显,且汗出后怕冷,尤其下肢寒甚,乏力,夜寐不宁,容易醒,舌苔薄黄,边尖苔少,舌质绛红,脉沉细数。

辨证:阴虚内热,心肾不交,属更年期潮热汗出伴畏寒怕冷。

治宜:滋阴清热、止汗,交通心肾为主。

处方: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仙灵牌、巴戟天各 8 克,黄芪、浮小麦、煅牡蛎各 20 克,柏子、酸枣仁、夜交藤各 15 克。水煎,分 3 次服,每日 1 剂,连服 7 剂。

二诊:睡眠情况有所好转,仍有潮热汗出,舌苔薄黄,舌尖红,舌质红,脉沉细,故上方去柏子,加糯稻根 20 克,肉桂 6 克,水煎,分 3 次服,连服 14 剂。

三诊:患者述潮热汗出时发,畏寒好转,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细。故守上方继续服用 4 周。

随诊 1 月余,潮热汗出怕冷诸症消失,余无所不适。

该患者潮热,汗出,怕冷,乏力,夜寐不宁,舌绛红,苔少,脉沉细数,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心肾不交,予以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方中当归养血增液;生地、熟地可滋肾阴,此在治本;黄芩、黄连、黄柏各清上、中、下焦之郁热;黄芪为左,以固未定之阴;浮小麦、糯稻根、煅牡蛎固涩敛汗;柏子、夜交藤宁心安神,加巴戟天、仙灵牌、肉桂补肾温阳,肉桂合黄连寒温并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故潮热汗出畏寒怕冷诸症消失,取得痊愈。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