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养生方剂举例

8次阅读

滋阴方剂,是指由具有补阴功效的药物组成,能够用于治疗阴虚病症的方剂。阴虚证的症状,常表现为形体羸瘦、面容憔粹、口燥、咽干、虚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腰酸背痛、脉沉细数、舌红苔少、津少等,严重的可能发生骨蒸潮热、盗汗、呛咳无痰、梦遗、滑精等。对于上述病症的治存,应以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龟板、知母、枸杞子、黄柏等具有滋阴功效的药物为主要组成。在诸多滋阴养生方剂中,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石斛夜光丸、七宝美髯丹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1.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 24 克、山茱萸 12 克、干山药 12 克、泽泻 9 克、茯苓 9 克、丹皮 9 克

【功效】滋阴、补肾、养肝。

【应用】适宜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症。

【症状表现】肝肾阴虚证的症状,常见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及小儿囟开不合;虚火上炎的症状表现,多见于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口干、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分析】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入肝经,具有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等功效。山茱萸性微温;味酸;归肝、肾经,具有收敛固涩、补肝止血、补肾益精等功效。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肾、肺经,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补气等功效。泽渴性寒;味甘、淡;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燥湿、清热泻火之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肾、脾经,具有利水燥湿、健脾安神等功效。丹皮,即为牡丹皮,其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功效。

全方六味合用,以滋补为主,又加用泽泻、丹皮、茯苓可起到一定的清泻之效,可谓“补中有泻”,是滋阴补肾的常用方剂。

【服用方法】将上述 6 味一同碾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约重 15 克。成人每次空腹用开水送服 1 丸,每日 3 次。亦可用清水煎汤服用。

2.左归丸

【组成】熟地黄 240 克、山药 120 克、枸杞子 120 克、山茱萸 120 克、川牛膝 90 克、菟丝子 120 克、鹿胶 120 克、龟胶 120 克

【功效】滋阴补肾。

【应用】适宜真阴不足之症。

【症状表现】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腿酸软、遗精、滑精、自汗、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分析】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入肝经,具有神血滋阴、补益精髓等功效。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肾、肺经,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补气等功效。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背、肺经,具有滋阴补肾、补肝明目、清肺润燥等功效。山茱萸性微温;味酸;归肝、肾经,具有收敛固涩、补肝止血、补肾益精等功效。川牛膝性平;味苦、酸;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利尿通淋、强健筋骨、引血下行等功效。菟丝子性平;味甘、辛;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固精、补肝明目、缩尿止宵的功效。鹿胶性温;味甘、咸;人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补肝养血等功效。龟胶性平;味甘、咸;入肝、肾、心经,具有滋阴补血、退热止血等功效。全方八味相配,能够共同起到填阴滋肾、育阴潜阳之效。由于本方长期服用容易导致脾胃不适,因而运用时可适当加入陈皮、砂仁等理、醒脾胃药。

【服用方法】将上述 8 味一同碾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约重 15 克。分早、晚 2 次服用,每次 1 丸,用淡盐水送服。

3.大补阴丸

【组成】黄柏 120 克、知母 120 克、熟地黄 180 克、龟板 180 克

【功效】滋阴泻火。

【应用】适宜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症。

【症状表现】常表现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略血、心烦、易

怒、足膝疼热或足膝痿软、舌红少苔、脉数而有力。

【分析】本方最为适宜肝肾两虚、真阴不足之症。方中黄柏性寒;味苦;入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滋阴清热、燥湿退热、泻火解毒等功效。知母性寒;味甘、苦,入肾、肺、胃经,具有滋阴润燥、清热泻火等功效。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入肝经,具有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等功效。龟板性平;味甘、咸;入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固冲等功效。本方以熟地黄、龟板滋补真阴、潜阳泻火;以黄柏泻火;佐以知母,意在清热润肺、滋阴补肾。全方四味合用,既能滋阴潜阳,又能清热降火,可谓相得益彰。

【服用方法】将适量猪脊髓蒸熟,捣为泥状;将上述 4 味碾为细末后,与猪脊髓泥一同搅拌均匀,制成蜜丸.每丸约重 15 克。每日分早、晚 2 次服用,每次丸,用淡盐水送服。亦可用清水煎汤服用。

【注意】食欲不振、大便不实、泄泻及实热者,均不宜服用。

4.石斛夜光丸

【组成】天门冬 60 克、人参 60 克、茯苓 60 克、麦门冬 30 克、熟地黄 30 克、菟丝子 23 克、甘菊花 23 克、草决明 23 克、杏仁 23 克、干山药 23 克、枸杞子 23 克、牛膝 23 克、五味子 23 克、蒺藜 15 克、石斛 15 克、肉苁蓉 15 克、川芎 15 克、炎甘草 15 克、枳壳 15 克、青葙子 15 克、防风 15 克、川黄连 15 克、乌犀角 15 克、羚羊角 15 克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应用】适宜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症。

【症状表现】瞳孔散大、视物昏花、羞明流泪、头晕、目眩、内障等。

【分析】本方一共用药二十五味,大致包括滋阴补背、生津养血、疏肝清热、清肝泻心、健脾益肺等五方面功效。但本方尤以滋阴、补肾、养肝的功效最为显著,且为眼科的常用方剂。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则无法上注于目,以致发生视物不清、瞳神散大;而阴虚火盛,则会导致内障、羞明、头晕、目眩等症。本方合用天门冬、麦门冬、熟地黄、生地黄、五味子、石斛,重在起到生津养血之功;合用菟丝子、枸杞子、牛膝、肉苁蓉,意在起到滋阴补肾之效;加用人参、狭等、甘草、山药能够起到健脾益肺以助生化的作用;加用积壳、川考、菊花、杏仁、防风、草决明、疾藜、青葙子能够起到疏肝清热之效;佐以黄连、犀角、判羚羊角,则能够达到平肝、泻心、凉血的效果。全方诸味配伍,能够共同起到平肝熄风、滋阴明目之功效。

【服用方法】将上述诸味一同碾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约重 10 克。分早、晚 2 次服用,每次 1 丸,用淡盐水送服。

5.七宝美髯丹

【组成】何首乌 30 克、白茯苓 15 克、怀牛膝 15 克、当归 15 克、枸杞 15 克、菟丝子 15 克、破故纸 12 克

【功效】滋阴补背、补肝养血。

【应用】适宜肝肾阴虚之症。

【症状表现】梦遗、滑精、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牙齿动摇等。

【分析】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湿;归肝、肾经,具有补益精血、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等功效。白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具有安神、健脾、燥湿、利水等功效。牛膝性平;味苦、酸;入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利尿通淋、强健筋骨、引血下行等功效。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消痈润肠等功效。枸杞子性平;味甘;归肝、肾、肺经,具有滋阴补肾、补肝明目、清肺润燥等功效。菟丝子性平;味甘、辛;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固精、补肝明目、缩尿止泻的功效。破故纸,又名补骨脂,其性温;味辛;入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健脾温中、止泻固涩等功效。本方以何首乌为主药;合用枸杞、菟丝子能够增强滋阴补肾之功;加用牛膝、当归,能够起到补益肝肾、补血养肝之效;佐以补骨脂,意在温补肾阳,达到阴中求阳之效。

【服用方法】将上述七味一同碾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约重 10 克。分早、晚 2 次,用淡盐水送服,每次 1 丸。

正文完
 0